< 返回文章列表

对话中伦律所:成功的跨境投资要以扎实尽调为基础

  近年来,企业在进行跨境贸易或者一带一路布局中,最容易遇到哪些法律风险?“融资一直是中国企业开展”走出去”业务的核心,从国家担保机构(如国开行、中信保等)的角度出发,就对外投融资合作,如何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就这些话题,中伦律师事务所在CBLJ高峰论坛上与新浪律道进行了一次对话。

  企业走出去过程最大的法律风险就是来自合规

  中伦律师事务所王霁虹律师向新浪律道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及一带一路的投资、工程建设和跨境贸易中,最大的法律风险就是来自合规。

  对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尚不成熟的中国企业,在贸易战和贸易保护盛行的今天,因为合规问题而付出了巨大代价。面对全新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宗教、习惯等环境,在项目前期的评审论证阶段,针对投资国和项目的市场、法律、技术、财务等全方位的一系列尽职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尽职调查发现风险、识别风险,提出风险防控措施,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投资架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为商务谈判提供参考,为合同条件的磋商提供筹码。

  “可以说,一个成功跨境投资,一定有一个扎实的尽职调查做基础;而一个失败的跨境项目,在尽职调查的环节往往不到位,或是流于形式。”王霁虹律师称。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已深切认识到这一点,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指引》。希望中国企业都能早日建立起系统的合规体系,在跨境投资和交易中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减少纷争,使得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我也期待着在会上与各位来宾做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与探讨。

  金融机构已逐步熟悉境外游戏规则

  对于国家担保机构如何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中伦律师事务所原挺律师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两个层面,首先是产品走出去,也就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大量贸易和服务出口项目,包括原料、轻工产品、装备、劳务以及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在这类走出去项目中,中资银行一直以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贸易融资、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为产品出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走出去,中国企业瞄准境外战略资源、优质资产、优质品牌和先进技术,进行了多领域、多地域的境外收购项目,同时,从抓海外市场、促产能输出的角度,开发了众多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程负责绿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国的各家金融机构在中资企业境外投资中提供了并购贷款、项目融资、风险担保等多种金融产品,是企业的巨额、长期资金需求的主要保障。

  原挺律师表示,由于项目在境外,授信主体在境外,金融机构往往需要和企业一道承担海外风险,这类风险对于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最开始是比较陌生的,(他们)正是在投融资经验不断积累过程中慢慢熟悉并掌握风控措施。

  投融资方需要评估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和法律制度、项目的市场风险和运营操作风险,进行风险的发现、评估、分担和规避。这个过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机构深入参与尽职调查、交易谈判、法律文件制作。

  “我们在协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走出去项目的过程中,看到了银行对境外项目的承办能力越来越强,逐步熟悉境外游戏规则,比如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融资结构搭建、助推企业与东道国政府达成更优化的商务条件、境内外多重信用支持的结合等等,但同时也看到了不少境外风险暴露后需要金融机构和企业一道来分担风险,积极采取救济措施减少损失。”

  原挺律师相信金融机构对中国企业的专业支持和风险保障将继续为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也为金融机构分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果、深入参与国际金融交易积累宝贵的经验的财富。(李诗韵)

< 返回文章列表 关键词: 中国企业 金融机构

媒体伙伴